中國幅員遼闊,歷史悠久,所以關于元宵節(jié)的習俗在全國各地也不盡相同,,其中吃元宵,、賞花燈,、舞龍,、舞獅子等是元宵節(jié)幾項重要民間習俗,。元宵節(jié)是中國的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,,所以全國各地都過,,大部分地區(qū)的習俗是差不多的,,但各地也還是有自己的特點。
耍龍燈
耍龍燈,,也稱舞龍燈或龍舞,。見于文字記載的龍舞,是漢代張衡的《西京賦》,,作者在百戲的鋪敘中對龍舞作了生動的描繪,。而據(jù)《隋書·音樂志》記載,隋煬帝時類似百戲中龍舞表演的《黃龍變》也非常精彩,,龍舞流行于中國很多地方,。華夏崇尚龍,把龍作為吉祥的象征,。
踩高蹺
踩高蹺,,是民間盛行的一種群眾性技藝表演。高蹺本屬中國古代百戲之一種,,早在春秋時已經(jīng)出現(xiàn),。中國最早介紹高蹺的是《列子·說符》篇:“宋有蘭子者,以技干宋元,。宋元召而使見其技,。
劃旱船
劃旱船,也稱跑旱船,,就是在陸地上模仿船行功作,,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。旱船不是真船,,多用兩片薄板,,鋸成船形,以竹木扎成,,再蒙以彩布,套系在姑娘的腰間,,如同坐于船中一樣,,手里拿著槳,做劃行的姿勢,,一面跑,,一面唱些地方小調(diào),邊歌邊舞,這就是劃旱船了,。有時還另有一男子扮成坐船的船客,,搭檔著表演,則多半扮成丑角,,以各種滑稽的動作來逗觀眾歡樂,。劃旱船流行于中國很多地區(qū)。
逐鼠
逐鼠是一項元宵節(jié)期間的傳統(tǒng)民俗活動,,始于魏晉時期,。主要是對養(yǎng)蠶人家所說的。因為老鼠常在夜里把蠶大片大片地吃掉,,人們傳說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,,它就可以不吃蠶了。
《荊楚歲時記》中說,,正月十五的時候,,有一個神仙下凡到一個姓陳的人家,對他們說:如果你們能祭祀我,,就讓你們的桑蠶豐收,。后來就形成了風俗
迎紫姑
紫姑也叫戚姑,北方多稱廁姑,、坑三姑,。古代民間習俗正月十五要迎廁神紫姑而祭,占卜蠶桑,,并占眾事,。傳說紫姑本為人家小妾,為大婦所妒,,正月十五被害死廁間,,成為廁神。每到迎紫姑這一天夜晚,,人們用稻草,、布頭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,與夜間在廁所間豬欄迎而祀之,。此俗流行于南北各地,,早在南北朝時期就見于記載。
走百病
“走百病”,,也叫游百病,,散百病,烤百病,,走橋等,,是一種消災祈健康的活動,。元宵節(jié)夜婦女相約出游,結(jié)伴而行,,見橋必過,,認為這樣能祛病延年。
走百病是明清以來北方的風俗,,有的在十五,,但多在十六日進行。這天婦女們穿著節(jié)日盛裝,,成群結(jié)隊走出家門,,走橋渡危,登城,,摸釘求子,,直到夜半,始歸,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