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月7日上午8點半到下午4點半本報記者當急診科護士
■記者 章玲
>>>體驗報告
興奮地換上淡藍色的護士服,,我的腦子里閃過無數(shù)個電視劇中里關于“美小護”的畫面,。但現(xiàn)實終歸與電視劇不同,體驗過后才發(fā)現(xiàn),,美麗的背后盡是心酸,。
作息是錯亂的白班、前夜班,、后夜班3班倒,。在喧囂的急診室中,她們的工作負荷大而繁瑣,,被要求擁有強壯的體魄和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,,因為,急診室接收的常是急重癥患者,,他們時刻面對死亡與離別,。
>>>體驗感悟
形容工作辛苦,網(wǎng)上有這么一句調侃的話:女人當男人使,,男人當騾子使,。一天的體驗,讓我真正了解了女漢子的含義,。很佩服護士們能在如此的高強度下兢兢業(yè)業(yè)地工作,。但讓我體會最深的是她們的愛心、善良和責任心,,因為有這些品質,,她們才會在工作崗位上無私奉獻。
重口味場景讓人食不下咽
5月7日上午8點半,,我來到人民醫(yī)院一樓急診科,。換上護士服,,體驗正式開始。在護士長的帶領下,,我進入了擁有20多個床位的急診室,。急診室里,病人大多安靜地躺著,,沒有血腥的場面,,我心想,沒那么恐怖呀,??烧l知,接下來的情景給足了我下馬威,。
護士長叫我學習最基本的護理操作,,我像實習生一樣跟在她后面,心里很好奇,。來到4號病床前,,護士長給病人夾上了測試心電圖的夾子,當她翻開被子那剎那,,我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,。
病人不到1米5的軀干,,瘦得只剩一層潰爛的皮和一副骨架,。因為瘦,他全身關節(jié)異常刺眼,,看上去一觸碰就會斷裂,。這樣的視覺沖擊,把我鎮(zhèn)住了,。護士長則不緊不慢地操作著,,期間還從容地跟患者的家屬了解情況。很長一段時間,,我的雞皮疙瘩沒有退去,,過后問護士長才知道,病人患的是唐氏綜合征,,長期癱瘓,,營養(yǎng)不良,可能剩下的時間不多了,。
“不管什么病人來,,我們是護士,總要上前的,?!弊o士長告訴我,,被病人噴一身的痰和嘔吐物也不是沒有的事。醉酒,、腦部受損的病人常有嘔吐癥狀,,急診護士陪同醫(yī)生檢查時,一不小心就會被病人突如其來的噴射式嘔吐命中,。
所幸的是,,整個上午的重癥病人并不多。午餐時間,,和護士們來到換衣間吃飯,,看著飯菜,回想起上午的場景,,筷子在快餐盒里游走,,再也無法入口。
要走程序檢查就吵了起來
下午3點,,兩名女子帶著一位老人在急診室內科就診,,沒過一會兒家屬突然情緒失控,猛敲桌子發(fā)泄不滿,。
原來,,兩名女子的母親得了呼吸道疾病,需要氧氣治療,??梢恢芮埃先说膬号群笤谖沂?、湖州兩地診斷,,兩處醫(yī)生均診斷為需要氧氣治療,這不,,剛進醫(yī)院急診室,,她們就要求醫(yī)生按照前兩個醫(yī)生的診斷立即給老母親吸氧氣。見此情況,,護士忙上前勸解,,說明病情需要走程序,再次確診才能治療,。其中一女子可能意識到拍桌子確實不合適,,想勸和,沒想到姐妹倆意見不合又吵了起來,。吵到最后,,他們還是按照醫(yī)院的規(guī)定走了程序。
“大多數(shù)人還是挺友善的,只是少數(shù)人的脾氣實在太火爆,?!弊o士長告訴我,除了無理取鬧,,還有一些病人圖看病快,,明明不需要急診也跑來急診,給急診工作帶來了不少麻煩,?!盀榱私o重癥病人留空位,我們不得不耐心做好解釋,、說服工作,。有的配合,也有的和我們吵架,,大家都需要互相理解的”,。
做護士的都是女漢子
“護士快來,鹽水掛完了,,拔針,!”在體驗期間,因為身上的一套護士制服,,不少病人家屬錯將我當成真護士,。這邊正叫喚著,那邊病人家屬又上前詢問有沒有尿壺:“他憋不住了,!”一時,,急得我面紅耳赤,趕緊叫來真護士解救,。
為了不給護士們添亂,,護士長將我安排到前臺,負責登記120急救車送來的病人的基本信息,。穿上這身制服意味著更多的責任,每一個步驟關乎病人安危,,我不敢有絲毫馬虎,。
急診室的護士們依舊不停走著“凌波微步”,輾轉病人,、醫(yī)生,、接診臺之間。預檢病人,,通知聯(lián)絡,,搶救病人,忙的時候她們真是分身乏術,。
站了大半天,,我的腿還真是有些酸,,暗自慶幸分到有座位的前臺。一旁的護士告訴我,,護士都是些外表柔弱的女漢子,,腿酸算不上什么,因為急診室需要不停走動,,幾個護士患上了雙腿靜脈曲張,,她們不得不穿上彈力褲緩解病情。因為心肺復蘇需要機械地按壓,,護士們多患上了腰椎疾病,。除了承擔高強度的工作,作為家中女兒,、母親,、妻子,護士們還需要一顆能平衡工作和家庭的強大內心,。
體驗期間,,我問她們堅持下來的理由。一位護士告訴我,,10多年前,,她曾搶救過一名突發(fā)心血管疾病的女子,病人至今還念著她,,這讓她體會到了職業(yè)的神圣和它帶來的快樂,。
本報記者為病人登記基本信息。
通訊員 石斐斐 攝
網(wǎng)站簡介 廣告服務 聯(lián)系方式
浙ICP備17048251號-2浙公網(wǎng)安備33068102000025號 互聯(lián)網(wǎng)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:33120200027 浙新辦[1999]19號
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0575-89095158 網(wǎng)站涉未成年人內容投訴、舉報電話:0575-89095170
諸暨市融媒體中心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禁止復制或建立鏡像